17k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人性的弱点在线阅读 - 发自内心地赞赏别人

发自内心地赞赏别人

        天下只有一种方法能促使任何一个人心甘情愿地为你做任何事,你有没有静下心来,想过这件事呢?是的,只有这样一种方法,才能使人心甘情愿去做任何一件事。

        记住,除此之外再无他法。

        当然,你可以用左轮手枪顶着某人的胸膛让他乖乖地把手表交给你。你可以用解雇来恫吓你的员工,让他们乖乖地配合你的工作。你也能鞭笞或吓唬一个孩子,让他乖巧听话。但我保证,受你恐吓的人肯定会心生怨恨,这些笨拙的方法,会给你带来反效果和无穷无尽的麻烦。

        能叫你心甘情愿去做任何事情的唯一方法,就是——所做正是你的所需。

        那么,你需要些什么呢?

        20世纪最著名的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这样说过:“凡你我所做的事,都起源于两种动机,性的冲动以及能成为伟人的欲望。”

        美国著名的哲学家约翰·杜威教授对上面所引用的字句,见解稍有不同。杜威博士说:“人类本性中最深层次的冲动,就是渴望成为关键先生的欲望。”记住!“成为关键先生的欲望”这句话很重要,它将贯穿于我的整部书中。

        你需要些什么呢?其实并不是很多,但是毋庸置疑一生去努力追求的总会有那么几样东西,差不多每个正常的成人都想要,比如:

        1.身体健康、安居乐业。2.食物。

        3.睡眠。

        4.金钱和金钱所能买到的。5.养老金。

        6.性生活的满足。

        7.儿孙满堂。

        8.成为受人尊敬的人物。

        通常,这些要求都能得到满足,可是其中有一种欲望却例外,它如同衣食住行一样,是人最迫切需要的,却从来都没这么容易去去实现的,那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成为伟人的欲望”。也就是杜威所说的,“成为关键先生的欲望”。

        林肯有次写信开头就说:“每个人都喜欢受人恭维。”威廉·詹姆斯也这样说过:“人类天性中最迫切的就是渴求得到那种众星捧月的感觉。”他并不是说“希望”“欲望”,或是“渴望”,而是用了“渴求”这个词。

        这种渴求的“饥渴感”让人痛苦无比,却不舍得把它抛弃。如果能尽可能地满足这种内心饥饿的人,就可以将他们掌握在手掌之中。

        渴望被重视的欲望,是人类和动物间一项重要的差别。举这样一个例子吧,那时我是密苏里的一个农家小孩,我父亲饲养一种品种优良的杜洛克大红猪和纯种的白奶牛。当时一到中西部地区的农畜展览会或是重大比赛时,我父亲都会拉着它们去参赛,那时我们拿奖拿到“手软”,赢回了很多次象征着冠军的蓝丝带奖章。

        我父亲把蓝丝带的奖章,用别针镶嵌在一条白布上,当有亲友们来我们家时,父亲就拿出这条白布来,他让我拉着白布的一头,他自己拉着另外一头,显摆我们得到的蓝丝带奖章。

        那些猪和牛根本不会理会自己赢得的那些蓝丝带,可是父亲却十分重视,因为这些奖品,给他带来了一种荣誉感。

        假如我们的祖先,压根就没有这种“被重视”的炽烈冲动,我们就不会有今天的灿烂文明,那样人类就跟其他动物没有什么区别了。

        正是这种欲望,激起了一个从未受过良好教育,在一家杂货店打工的小店员的好强之心,他翻遍了装满杂货的大木桶,找出他用五十美分购买的几本法律书籍,痛下决心去研究。你或许听说过他的名字,他的名字叫林肯。

        正是这种欲望,让狄更斯写出了不朽的名著。正是这种欲望,让克里斯托弗·雷恩爵士在石头上谱写了奇妙的乐章。正是这种欲望,让洛克菲勒积存了用之不竭的财富。也正是这种欲望,让巨贾们建造起了一座又一座他们根本不需要的大房子。

        正是这种欲望,让你穿上最靓丽的时装,让你驾驶昂贵的跑车,让你夸奖自己的孩子有多聪明。

        正是这种欲望,让许多青少年拉帮结派寻衅滋事,想要充当所谓的“黑社会大哥”。曾担任过纽约市警察局局长的玛罗尼曾这样说过:“今日的少年犯,心里全都充斥着对虚名的盲目追求,在被捕后他们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要阅读把他们吹捧成‘英雄’的那种下三烂的小报。只要能在报纸上看到自己的相片能和爱因斯坦、林肯、托斯加尼、罗斯福等名人或是一些文体明星的照片摆在一起,并且他们的‘事迹’能占据一定的版面时,他们根本不在乎要做几年牢。”

        如果你告诉我,你是用何种方式得到他人的关注的,我就可以告诉你,你是怎样的人。因为这种方式决定了你的性格,也体现了你的价值观。比如,约翰·洛克菲勒就捐款在中国北平(现在的北京)建造了一家现代化的医院,医院救助了很多他未曾谋面,也永远不会见面的中国贫民,借此他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然而,狄林克却靠做土匪、抢银行、杀人来获得成就感。当警方人员搜捕他时,狄林克钻进了一户农舍……他竟然以他是人民的第一号公敌为荣,高声大喊道:“我是狄林克……我不会杀害你,我是狄林克!”

        是的,狄林克和洛克菲勒最大的差别,就在他们获得成就感的方法不同。

        历史上有很多名人为了“被重视”而歇斯底里,留下了许多有趣的故事。乔治·华盛顿,就愿意有人称他总统阁下;哥伦布曾向皇家请封“海军大将”的军衔和“印度总督”的名号;女皇恺撒琳拒绝拆阅没有称她“女皇陛下”的信件;林肯夫人曾在白宫向格兰特夫人发出了母老虎般的吼叫:“没有我的邀请,你怎敢私闯白宫?”

        1928年,数位美国的百万富翁,资助拜尔德将军去南极探险,当然,没有免费的午餐,条件是他发现的冰山都要以这些出资人的名字命名。而那个维克多·雨果更搞笑,他竟然一度想要把巴黎市改名叫雨果市。就连作家鼻祖莎士比亚都曾经想要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个“高大上”的头衔以光宗耀祖。

        有时,人们会以身体不适或生病为借口来博取同情和关注。例如麦金利夫人,她总是以生病为由强迫她丈夫,也就是当时的美国总统放下国家的重要事务,依偎在她床边,通过搂抱和抚摸哄她入睡。总统每次都要为此浪费数小时的时间,麦金利夫人以此获得成就感。甚至在她看牙医的时候,总统也要陪同她。有一次麦金利总统必须和国务卿强海商谈重要的事务,不得不让她一个人留在牙医那里,却引得她大发雷霆。

        作家玛丽·罗伯茨·莱因哈特夫人给我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个原本年轻能干、聪明开朗的少妇,为了要得到母亲的重视而变得羸弱不堪,常年卧病在床。莱因哈特夫人说:“有一天,这个妇人却感觉压力从四面八方而来,或许是遇到了年龄危机吧,她感觉到未来的生活无聊至极,几乎没什么指望了。”

        莱因哈特夫人又说:“整整十年,她就这么躺在床上。她年迈的母亲,每天上下三楼,捧着碟盘为她端茶送饭,伺候她的起居。终于有一天,这位年老的母亲由于过度的疲惫,病倒了,不久后便撒手人寰。床上的这个病人,伤心地度过了数星期后,她开始穿衣起床,身上的病也消失了。”

        有些专家分析认为,如果人的成就感在现实世界无法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转而去疯狂的幻想世界中寻找这种感觉。换言之,这些人可能会发疯。在美国,精神病人的数量比其他疾病患者的总和还要多。如果你年纪在十五岁以上,又住在纽约,你可能有二十分之一的机会住进精神病院,而且一住往往就是七年。

        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精神失常呢?

        没有人能回答出如此模糊不清的问题,不过我知道,有些疾病……像梅毒就会摧残脑细胞,导致癫狂。实际上,约有半数以上的精神病,可以归咎于这类生理疾病,比如脑损伤、醉酒、中毒或重伤害等原因造成的。而令人震惊的是,剩下的一半精神病患者的脑细胞并没有受到任何伤害。专家把一些已经去世的精神病人的脑组织放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他们的脑组织和我们一样健康。

        那么人为什么会精神错乱呢?

        就这个问题,我曾请教过一位全美最具权威的精神病内科主任医师,这位医师在精神病理方面的学识很渊博,这使他获得了无数至高的荣誉。但他却很坦诚地告诉我,他也不知道人们为何会精神错乱。可是他却作这样的解释……许多精神错乱的人,在他发疯时,其实是找到了真实世界中所无法获得的成就感。然后,他告诉了我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现在有个病人,她的婚姻就是一出悲剧,她渴望得到爱情、孩子和事业。可是残酷的现实却无情地摧毁了她的梦。她丈夫不爱她,连跟她一起吃饭都不肯,她丈夫命令她把做好的饭菜送到楼上去,他就在楼上的房间吃饭。她没有孩子,没有社会地位。终于她的精神堤坝决堤了,而现在在她疯癫梦幻中,已跟她丈夫离了婚,恢复了她少女时的姓名。她现在认为自己已经嫁给了一个英国皇家贵族,并且坚持要人家称她是“史密斯夫人”。

        现在,她幻想自己每晚都能生一个孩子,每次我去看她时,她都会说:“医生,我昨夜生了一个孩子。”

        生活曾经将她的梦想之舟狠狠地摔碎在现实的礁石上,但是她荒诞的幻想世界就像是一片洒满阳光的岛屿。在那里,她迎着微风,快乐地驶入港湾。

        这故事悲惨吗?我不知道。那位医师对我说:“就算我能治愈她的病,我也绝对不会把她从幻想中拉回到现实世界中来,因为她现在获得了她所期盼的真正的快乐。”

        整体来讲,精神失常的人,似乎要比你我快乐得多。在他们的梦中,他们成为了社会的“宠儿”。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签出一张百万元的支票给你。或者给你一封介绍信,去见一位有名的人物。在他们所创造的梦境中,他们能找到他们所期望的尊重和重视,成为万众瞩目、羡煞众人的焦点。

        如果有人总是想追求那种自己是“人中龙凤”的感觉,而且即将步入疯狂的幻想中,那么我们就可以反过来想想,我们如果对他们加以真诚的赞赏,在他们的身上又会发生怎样的奇迹呢?

        美国曾经经历过不用缴纳所得税、一周五十美元的薪水就能过得很惬意的年代。可那个时候,就有人拿到过百万年薪,其中一位就是查尔斯·施瓦布。1921年,只有三十八岁的施瓦布被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雇佣,成为了美国钢铁公司的首位总裁。(后来施瓦布离开了美国钢铁公司,接管了当时严重亏损的伯利恒钢铁公司,伯利恒钢铁公司很快扭亏为盈,成为了美国盈利最多的公司之一。)

        卡耐基为什么要付施瓦布百万元年薪,相当于一天三千余美元?那是为什么呢?由于施瓦布是个天才?不,不是的。那是由于施瓦布是钢铁制造技术方面的专家?也不是。施瓦布曾这样告诉过我,他手下的许多员工,在钢铁制造方面的造诣,比他要强得多。

        施瓦布之所以能领这样的高薪,是因为他在如何待人方面,有着超群的能力。我问他,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他便说了下面这段话。我觉得这些话应该永远镌刻在铜匾上,挂在全国每个家庭、学校、商店、办公室里。这些话,应该让每个孩子都背诵下来,这比让孩子们背阿拉伯语动词变位或巴西降水量是多少要有用得多。如果我们真能照着那些话去做,那么你我的生活将会跟之前大大不同。

        施瓦布是这样说的:

        “我认为我最大的本领就是不断地赞赏和鼓励我的员工,从而激发出他们工作的热情和潜力,那是我所拥有的最大资源!

        “上司的批评很容易摧毁一个人的意志。我从来不批评任何人,我想只要通过激励,人们都可以很好地完成他们的工作。所以我总是急于称赞,而迟于寻错,只要是他们做得好,我从不吝惜溢美之词。”

        这就是施瓦布平时所做的,就这么简单,但是他的做法却和普通人恰恰相反。一般人看员工不顺眼时,他们总是会百般挑剔,鸡蛋里挑骨头,但是员工干得不错时,他们却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词,一句话也不说了。这又应了中国一句老话: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施瓦布又说:

        “我一生交友广泛,结交了世界各地的名流绅士。我发现,无论一个人地位有多高、形象多么高大,在他被赞许的情形下比在被批评的情形下,更有可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没错,他所说的也是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成就斐然的一个重要原因。他都是在公开场合称赞他的下属,而从来不背后表扬他们几句敷衍了事。甚至卡耐基在他的墓碑上,也不忘为下属美言几句。这是他为自己撰写的碑文:“埋葬在这里的人,是个曾被众多聪明的下属包围的人。”

        洛克菲勒为人处世也很有一手,他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诚恳地赞赏别人。有一次,他的一位合伙人贝德福德在南美洲干赔了一单生意,公司因此亏损了一百多万美元。洛克菲勒本想责怪这位伙伴,但是他了解到其实贝德福德并无过失,已经尽力了,何况再怎么责怪也于事无补了。所以他收起了自己的脾气,并且夸奖贝德福德保住了60%的投资款,“这已经很棒了!”洛克菲勒拍着伙伴的肩膀说,“谁做事能十全十美呢?”

        我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小故事,这故事我没有找到出处,可能是作者编造的,但是它同样揭示了这个道理。

        故事是这样的:

        一位农妇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将一大堆干草摆在了自己男人的饭桌上。男人气愤地吼道:“你是不是疯了?”她回答道:“我怎么知道你会介意?二十年了,我天天给你和儿子们煮饭做菜,你们从来没有告诉过我这些干草不能吃啊。”

        几年前,就有人对妻子离家出走的现象进行了分析。你认为妻子离家出走的真因到底是什么?答案是缺少认同!我敢打赌很多丈夫离开家肯定也是出于这种原因。我们常常把另一半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却从来不记得要多肯定和认同他们为家庭而作出的贡献。

        我的一个学生向我分享了他的故事:

        他老婆和一群一起做礼拜的妇人集体参加了一个自我提升的项目。回家后,她要求她丈夫提六个她应该改进的地方,以帮助她做一个更合格的妻子。这个学生对我说:

        这个要求让我很为难。实事求是地说,要列出她身上的六个缺点太容易了,可是我思来想去,我做得就那么好吗?换成是她来评价我,恐怕她能列出一千个毛病来吧。所以,我对她说:“让我好好想想,明早再告诉你吧!”

        第二天一早,我起得特别早,打电话让花店给我老婆送了六朵玫瑰花,并附上了一张卡片,上面写了一句话:“我想不出你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的,我就喜欢现在的你。”

        那天傍晚我下班回家,你猜谁在门口迎接我?没错,就是我老婆!她眼里含着泪水,几乎要哭出来了。我非常庆幸自己没有按照她的要求提出什么六点改进意见。

        接下来的那个周日,她就到教堂里,利用做礼拜的时间向和她一起的妇人们说了这件事,几位和她一起参加那个自我提升项目的妇人后来对我说:“你是我们见到过的最体贴的男人了。”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体会到了从正面赞赏别人能获得一种怎样的力量。

        叱咤歌坛的百老汇歌剧制片人弗洛伦茨·齐格飞,他的作品多为歌颂美国女孩,更是以捧红了众多女演员而出名。他屡次把人们不愿意多看一眼,相貌平庸的女孩,改造成了在舞台上神秘诱人的尤物。他深知赞赏她们,给她们信心是多么重要,所以他用自己的殷切和体贴打动着每一个和他合作的女孩,让她们相信自己才是最美的。

        齐格飞很慷慨,他把歌女们的薪金从每星期三十美元,提高到一百七十五美元。他也很懂风情,在歌舞剧《富丽秀》首映式上,他向演员们发出贺电,还为每一个女演员都献上了一朵玫瑰。

        我曾经受人蛊惑,相信了一些人的鬼话,绝食了整整六天六夜。说实话,做到这样其实并不难,因为到了第六天时,比起前两天来,我已经感觉不到饥饿了。可是你我都知道,如果六天内不给他的家人或员工东西吃,那就是犯罪了。他们不知道其实他们的家人和员工渴求赞美之词像对食物的祈求一样望眼欲穿。但是他们却可以连续六天、六星期甚至六年都不给自己的至亲和下属一点点赞美。

        著名演员阿尔弗雷德·朗特在主演《维也纳的重逢》这部电影时说:“我最需要的东西,莫过于呵护我的自尊。”

        我们会呵护我们的孩子、朋友和员工的身体,注意他们的膳食搭配。可是我们给他们自尊上的滋养,却又何等稀少。

        我们给了他们牛排、马铃薯,为的是他们能有个好的身体,可是却忽略了给他们赞赏的言辞——这些温暖的言辞会像音乐会上的美妙音乐一样,在他们的记忆里永不泯灭。

        美国著名媒体人保罗·哈维曾经制作过一档名为《故事的结尾》的电台节目。在这档节目中,他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由于被欣赏而改变了自身命运的故事。事情是这样的:在很多年前,底特律有个老师让史蒂芬·莫里斯帮她寻找教室里的老鼠。史蒂芬双目失明,但是上帝关上了一道门,却为他打开了一扇窗,他的听力尤其好,很快帮助老师抓到了老鼠,这位老师称赞史蒂芬有其他孩子不具备的天赋。这声称赞让史蒂芬重新振作了起来,积极面对新的生活。他努力挖掘自己在听力上的潜力,并且投身于舞台,最终成为了19世纪70年代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流行歌手和音乐制作人。

        有些读者看到这里,可能会这么说:“这不就是拍马屁、阿谀奉承吗?我都试过那些了,一点儿用也没有,有头脑的人怎么会吃这一套呢?”

        溜须拍马是哄骗不了明白人的,那些肤浅、自私、虚伪的行为必定会失败。可是,有些人对赞赏没有免疫力,他们饥不择食,一切溢美之词他们都会来者不拒。

        英国女王陛下也喜欢听别人夸奖她。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承认,他就特别爱恭维女王,他自己也知道他是在拍马屁。但不可否认他是英国历史上最精明强悍的首相,所以他在任何人面前都显得那么游刃有余,但他的那一套并不太适合我们这些普通人使用。从长远来看,阿谀奉承坏处多多。奉承是虚情假意的,它就像一张假钞,当你把它花出去的时候,麻烦也就来了。

        那么,赞赏和谄媚有什么区别呢?很简单,赞赏是发自肺腑的,而谄媚则是虚伪的。一个是真心诚意,一个是耍嘴皮子;一个是无私的,一个是自私的;一个是为人们所钦佩的,一个是令人所不耻的。

        最近我去墨西哥城参观了查普特佩城堡,瞻仰了墨西哥的民族英雄阿瓦洛·欧布里根将军的半身雕像。半身像的下面,刻着欧布里根将军的名言:“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拍马屁的队友。”

        再次重申一下我写这本书的目的,绝不是教大家如何去谄媚和恭维别人,我是在讲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英皇乔治五世把六条自己的人生箴言悬在白金汉宫书房的墙上。其中有一条是说,“教我不要奉承或接受廉价的赞美”。廉价的赞美,说白了就是奉承的实质意义。我曾经看到一句关于谄媚的话,很值得写在这里,“谄媚是明白地告诉别人,自己是个怎么样的人”。

        利夫华尔特·爱默生说:“用尽千言万语,你所想表达的也还是你自己。”

        如果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用恭维、谄媚,那么任何人都可以学会,那样人人都可以成为人际关系的专家了。

        当我们不是在思考某个具体的问题时,十有八九是在思考自己的优点或长处。让我们暂且把自己放在一边,开始想想别人的优点吧。那样,我们就不必说出那些让人作呕的、虚伪的奉迎之词了。

        赞美是一种美德,却常常被我们忽视。当孩子得了满分时,我们忘记表扬他们;当他们第一次烤出蛋糕或成功搭建鸟巢时,我们忘记鼓励他们。其实孩子们最想要的莫过于父母的赏识和认可。

        下次去餐厅吃饭,如果你觉得小牛排味道不错,就赶快大声地赞赏厨师几句。购物时,如果一个疲惫的售货员仍旧对您礼貌有加,请购物后向他们说声谢谢。

        每个官员、老师和演说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当他们侃侃而谈得不到大家的呼应和认可时,他们就会特别沮丧。连他们这些专业人士都是如此,何况我们的员工、店员、工人或是我们的家人和朋友呢?他们肯定会更加的失落。所以,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别忘了,人类是渴望赞美的情感动物。赞美是一种温暖的力量。

        试着在人生的旅途中用一颗感恩的心铺就一条友善之路,下次再回到这条路上时,你就会发现那些感恩之心已经绽放出了友谊之花。

        来自康涅迪克州费尔菲尔德的帕米拉·邓纳姆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监督门卫们干活。有个门卫很差劲,其他员工常常嘲笑他,还朝他看守的门廊里扔垃圾来捉弄他。一切都混乱不堪,因此还影响了公司正常的营业时间。

        帕米拉想尽了办法想让这个门卫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但是却毫无效果。他通过长期地观察渐渐发现其实这个门卫干了很多工作,并不是每一项都一无是处,所以他找到机会就在大庭广众之下表扬他几句。时间一天天地过去,门卫的工作态度有所转变了,他渐渐能把一切工作做得很到位了。现在他的工作表现十分出色,得到了其他员工的称赞。所以,谴责和嘲笑解决不了问题,而真诚的赞美却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中伤别人也不能改变这个人的本性,也没有人愿意这么做。我曾经把一条古老的谚语贴在我的镜子上,为了让自己每天都能看它:

        时光不会倒流。因此,若我能做有利于人民的事,我应该立即着手去做,绝不拖泥带水。因为没有时间从头再来。

        爱默生说:“我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我的老师!因为我可以从他们的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如果爱默生所言不虚,那我碰到这种人的概率是不是会更大呢?所以,请放下自己的傲慢,多多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然后无所顾忌、真诚地、由衷地去赞赏他们。这时候,他们就会把你的赞赏珍藏于自己的心里,不时会细细品味,甚至你自己都已经遗忘曾经这样赞赏过他。

        如果你想更好地与人相处,请牢记第二原则:

        真诚地、由衷地赞赏他人。